原创 银行卡“短信通知”要收费?为何大家都不开通?每月3块钱划算吗
有人说,“大数据时代,每个人都没有隐私”,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近些年来,不法分子盗取、倒卖个人信息的案件实在太多了。
2021年11月19日,海南打掉两个洗钱团队,据悉,涉案的流水金额将近亿元,电信诈骗事件的频发,让许多人提高了防诈骗意识,但是现在不法分子的“手段”越来越高明,不止利用银行卡、电话卡诈骗,现在还利用ETC、社保进行诈骗,所以,我们在上网的时候,看见短信里的陌生链接,尽量不要点,以免对自己的个人财物造成损失。
说到短信,相信经过“11.11”购物节的消费者都“心有余悸”,因为商家给手机发送的营销短信实在太多了,而且,有消费者表示,有很多发送短信的商家,自己并没有在店铺内购买过任何商品,也没有注册过会员,为什么还会收到短信?
这就让人联想到“个人隐私泄露”这方面,反诈专家表示,当我们遇到一些疑似“仿冒伪劣”官方的来电或短信时,一定要仔细甄别号码的真假,或者是直接拨打官方号码进行询问,与此同时,就算对方声称自己是银行员工,要求重置银行卡或信用卡密码,或者核实本人信息,都不要相信。
最后,在移动支付的大环境下,许多人都通过绑定银行卡进行支付,但是很多人为了避免麻烦或是省钱,往往不愿意开通银行提供的“短信通知”服务,对此,专家提议开通银行卡“账户余额变动”提醒,开通之后,本人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账户余额的变动情况,如果有一笔消费不是本人的支出,可以立马与银行沟通,封锁账户的金融功能。
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开通“短信通知”服务?
专家之所以会给予这样的建议,其实是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开通该服务,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,只要余额有变动,我们可以通过线上银行软件进行查询。
但是,这样一来就会失去银行“第一时间”的通知,再加上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习惯性查询自己的每一笔消费,如果被不法分子盯上,账户余额“无知无觉”被转移干净,我们很难立刻发现。
另一方面,则是许多人不愿意支付开通“短信通知”的费用,随着各大银行机构的转型升级,现在银行卡的收费项目已经非常少,比如过去的“小额账户管理费”和“年费”,现在都被取消了,但是银行卡的短信通知却没有停止收费,虽然每一家银行对每个月的收费标准有所出入,但是基本不会超过10元钱。
就拿工商银行来说,一个月只收3元钱,一年12个月就是36元,听起来还不如一杯奶茶的价格贵,但是,央行的数据显示,现在人均持有银行卡多达6.45张,如果这6张银行卡都是“常用卡”,这就意味着每一张银行卡都要开通短信服务,那么一年最少支出216元,日积月累下来,这笔钱也是不小的数目。
除此以外,有人表示,储户把钱存在该银行中,那么作为存钱的载体,银行应该要“尽职尽责”,除了要保障储户们的存款安全,应该也要免费为储户提供短信服务,但是银行方面却表示,短信服务属于银行收入来源的一部分,如果取消这个收费项目,银行的盈利会有所下降。
银行员工建议:不要取消该通知
对于储户的“抗拒”心理,银行员工表示,不要因为每个月支出3元钱就“反感”开通该服务,因为该服务拥有“即时性”这个特性,也就是说,我们每支出一笔,银行会在第一时间给我们发送扣费短信,而且不会因为停机或没有网络而“延时”发送。
假如我们真的不幸遇到了电信诈骗或银行卡盗刷,银行发送的扣费短信能让我们瞬间得知,自己什么时候支出了一笔多大的费用,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开卡银行联系,“挂失”出现交易异常的银行卡。
反之,如果没有开通短信通知的服务,可能银行卡被盗刷了好几天之后,大家才“后知后觉”地明白自己的银行卡出现问题,这个时候,怕是“亡羊补牢、为时已晚”。
每个月只需要花费3元钱,却能给我们随时随地提醒,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银行账户,更应该开通该服务了,你说对吗?
(本文由财料原创出品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。违者必究!)